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双拥文苑

迷彩的华光

来源:李赛  时间:2018-05-21

    2008年7月14日,我只身一人乘火车前往四川成都,又转乘汽车到达都江堰,做灾后重建志愿者。开始了解了不一样的生活。

    18岁的我,背离家乡,跟随“铁军”一起搭建板房、照顾受伤群众,参加灾后校园重建。那段日子,我懂得了什么是无私奉献,什么是义薄云天,于是,我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——参军入伍。
    离家的那一刻,我强忍着泪水,挥手告别我的故乡家人。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军营倒成了我内心里最高亢的声音,在十几岁的年华入伍,背井离乡来到陌生的城市,陌生的环境。我看着同样来自远方的同伴,心里紧张之余却多了几分骄傲之感。有人对我说过令我记忆犹新的一句话:“军人,一切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。”他说这是一种使命感,是一种责任心,更是一种军魂的传承。
    凌晨五点,新兵军营里却并不平静。我们拿着马扎压被子,就为了叠出完美的“豆腐块”。压得浑身酸痛,大汗淋漓。有人说,当了十几年的老兵亦是如此,每天整理内务。当时,我并不知道为什么,但我知道,这是传承,是精神。大年三十那天该是我执勤站岗,但是为了让我们放松,那天的岗都是领导亲自站的。
    我一向觉得“兵”冰冷又热情,似火又冷静。有时我也会不晓得为什么要离家远走不知归途,不晓得为什么每日以星辰为友早起晚归,不晓得为什么一去经年未有音讯。更不懂为何有那么多的人为了一声命令便赴汤蹈火万死不辞。但我心里明镜似的,正是有这样的一群人,才有了家国,有了万世安稳。因为他们是军人,而我骄傲能身在其中。
    我光荣地成为了一名海防兵,为了追求更完美的自己,我强烈申请要到更加艰苦的地方去,一个离陆地最远的小岛——北隍城岛。“一年四季风,从西刮到东”。因为身居海岛深处,交通不够便利,大风、大雨、大雾天气船艇无法正常出航,更谈不上经常能吃上新鲜的水果和蔬菜,加上距内陆遥远,书信、报刊到达的时间也慢了许多,经常是日报变周报,周报变月刊。但我发现,海岛官兵都能够以苦为乐、以苦为荣。
    我见过太多的人,听过太多的故事。他身在孤岛,守卫着祖国河山,为了一个信念,离家十几年。眼角的皱纹是最有韵味的痕迹,后背依旧挺拔的身躯却是他独剩的傲气。他日夜与没有温度的枪炮相遇,没有抱怨或是委屈。他说他爱这里,尽管这儿没有家人与安稳。他许久没见过家里的牛羊,没听过孩子第一次的啼叫,没看过父母日益老去的面庞,没回到过四季分明又明朗安详的故乡。他就在这里,合着兵器同眠,陪着雨露滑滴。看着潮起潮落,望着满岛的肃清,他想这样也未必不好。
    他抚摸着岛上的花草,头却悄悄地转向北方家的位置,泪珠就这样无声地滴落在泥里。他说他也想家,也曾偷偷哭泣。但孤岛的安详得有人陪它呼吸,他不能回家,也不可以委屈,因为有个信仰在他的心里。毕竟家国天下过于伟大,才能让无数的人为它奔走折腰。
    回想往事,无数孤岛上埋下的骨血从未消散,他们盘旋在混沌中仍在为国祈福。因为在炮火响起时,无人退缩。如今谁可还记得当年万物昏暗,是军人给了我们一片蓝天。
    我感念如今在海防线波涛汹涌之地仍奋力拼搏舍己为人的将士们。于是,我加入了进来。我们与炮共拥,与孤岛同眠。我守护着的是万家烟火,哪怕给自己留下的却是百年孤独。
    习近平主席曾发表重要讲话,指示全军“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,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而奋斗。”一个声音,万众期待。新的时代新的征程。眼前是新世界,耳后是浪花清。
    跟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要求,海岛官兵秉承着“老海岛精神”扎根于此,在传承中接续力量,在担当中浴血荣光。这里从此有了生机,也有了自己的力量。
    我们曾宣誓,曾呐喊,愿将一生奉献,把国家利益当是神圣的使命。我甘愿在风雨中锤炼,在平凡中成就自我,成全年少的梦想。
来顶一下
@
返回首页
上一篇:当过兵的父亲
下一篇:面对敌人 英雄的选择是冲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