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双拥文苑

井冈之恋

来源:山东双拥报  时间:2018-12-19

       我从小就崇拜山的雄伟、山的英姿、山的神韵。近些年来,不论是雄伟的泰山,险峻的黄山,还是巍峨的华山,都留下了我执着的脚印和无限的遐思。

       丹桂飘香的季节,我有幸去了让人神往的红色革命圣地井冈山。

       井冈山不仅最具雄、险、奇、秀、幽的特色,也是一处典型的红色革命摇篮。1927年,毛泽东、朱德、陈毅、彭德怀等革命前辈先后率领秋收起义、湘南暴动、平江起义等部队来到这里,开辟、形成了中国革命的第一个红色根据地。两年零四个月的井冈山革命斗争,四万八千余位革命先烈牺牲在这片土地上。这里的每一寸热土和绿地,都浸透了革命烈士的鲜血,孕育了中国革命的“星星之火”,写下了革命历史的光辉篇章,是中国革命“以乡村为中心”的光辉旗帜。

       群山环抱中的茨坪,它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心脏。我们走进位于茨坪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。馆内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和一幅幅历史图片,都把我们拉回到了枪林弹雨的烽火岁月,深深感知了老一辈革命家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顽强拼搏的毅力。

       随着拥挤的人流,踏进毛泽东和朱德同志故居,左右大门上“毛泽东同志故居”和“朱德同志故居”的两块大红匾夺人眼目。从各个房间门楣上的牌子上得知,朱德、陈毅、王佐等红军将领都曾在这里住过。看着屋内简陋的桌凳和床铺,以及那些生活用具,眼前浮现出毛泽东、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当年在这里吃红米饭,喝南瓜汤,运筹帷幄,决胜千里的景象。在一旁几间战士住的房间里,连睡觉的床板都没有,铺的是稻草,枕的是木桩。在红四军医院旧址内,病房是土墙草顶,病床是草铺。当时的医药是山上采来的草药,伤员主食依然是红米饭和南瓜汤,尽管这样,所有的伤员没有喊痛叫苦的,都争着带伤上战场。目睹前辈们如此艰苦的生活环境,心中真切领会了“坚定信念,自力更生,英勇奋战,百折不挠,艰苦奋斗”的伟大井冈山精神。

       站在茨坪这方红色的热土上,又仿佛回到了那段血与火交织的硝烟岁月。登上高山之巅的井冈山烈士陵园,面对镌刻着15774名先烈名字的黑色墓墙,心灵被深深震撼着,他们犹如天空中的一道闪电,虽然短暂,但足以照亮整个夜空,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孕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,成为中国革命的铺路石和践行者。

       井冈山,一座中国革命的丰碑。朱毛会师、五大哨所、红军挑粮……一个个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,真实地记录了那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历史。朱德妻子伍若兰的首级被刽子手砍下悬挂在赣州城上示众,何长工的妻子和孩子被军阀何健剁成肉酱,装在坛子里......历史的沉重和战争的残酷,足以让空气凝固。井冈山的山山水水、草草木木,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悲壮的过去,也象征着无数仁人志士献身革命换来的巨大变化。

       仰望着高大的纪念碑以及碑座上毛泽东手书的“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”八个大字,俯视着楼舍栉比、繁华喧闹的茨坪镇。心中顿生感慨:没有共产党,就没有新中国,更没有今日的新景象。是井冈山的一把星火燃起了席卷全中国的革命烈焰,打倒了一切反动军阀,使中华民族重新站立于世界民族之林。

       夕阳西下,车子盘旋在返回的山路上,一种敬仰之情时时充斥心间:遥想战火纷飞的年代,无数革命先烈在历史发展的重要关头,为了民族独立英勇献身,经历了战争洗礼,经受了时代“大考”;如今,民族复兴的宏图伟业,靠一代代共产党人传承先烈遗志,不忘初心,接续奋斗,正以辉煌业绩庆祝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擘画新篇。

       别了,井冈山!革命胜利的摇篮,中华儿女心中的圣山!我还会再来的!

 (作者单位:莱芜市钢城区人武部)

来顶一下
@
返回首页
上一篇:侯奶奶的红头巾
下一篇: 难忘沂蒙“出伕子”